[头条新闻] 光学与光学工程系2024“滨松杯”师生羽毛球赛圆满落幕
|
我院潘建伟、朱晓波、彭承志等成功实现最大规模的51比特量子纠缠... [2023-07-12]
我院潘建伟、朱晓波、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北京大学袁骁合作,成功实现了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和验证,刷新了所有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世界纪录,并首次实现了基于测量的变分量子算法的演示。该工作将各个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纪录由原先的24个大幅突破至51个,充分展示了超导量子计算体系优异的可扩展性,对于多体量子纠缠研究、大规模量子算法实现以及基于测量的量子计算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于7月12...
我院粒子束交叉应用实验室首次观察到高分子连续拉伸过程中的自由... [2023-07-07]
自1678年胡克发现胡克定律之后,刚性固体材料在拉伸应力作用下发生应变过程中材料内部的微结构变化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目前,多数晶体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微结构变化已逐渐明晰,但是高分子材料拉伸过程中的自由体积孔洞演化机理目前仍不清晰。高分子材料非晶区中自由体积孔洞通常小于1纳米,传统的实验技术难以探测,而正电子湮没寿命谱学(pals)通过分析正电子偶素(o-ps)的寿命和形成概率可以获得高分子的自由体积孔洞...
我院陈仙辉教授超导研究团队应剑俊特任研究员等发现最高超导转变... [2023-06-23]
近日,我院陈仙辉教授团队的应剑俊特任研究员等人与南京大学孙建教授课题组合作在高压元素超导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通过超高压技术手段,研究团队发现元素钪在高压下具有高达36 k的超导转变温度,刷新了元素超导最高转变温度的记录。相关研究成果于6月22日以“record high 36 k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o the superconducting state of elemental scandium at a pressure of 260 gpa”为题在线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phys. rev....
我院曾华凌教授、朱文光教授课题组在二维铁电物性研究领域取得系... [2023-06-21]
近日,我院朱文光教授课题组与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双聘教授曾华凌课题组应邀在国际著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了题为《recent advances in layered two-dimensional ferroelectrics from material to device》的综述文章(adv. funct. mater.2023, 2304139),探讨了近年来二维层状材料中原子尺度铁电物性的探索、调控与应用,尤其是在二维原子级厚度极限下实现面外方向稳...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许金时等观测到单体量子系统中最强的... [2023-06-15]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物理基本问题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许金时等与南开大学陈景灵教授、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adán cabello教授等合作,实验研究了单体高维量子系统中对应于多体非定域性的量子关联,从而观测到迄今为止单体量子系统中最强的量子互文性。该成果6月13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量子互文性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奇特性质,也是实现通用量子计算的重要资源。它指的是一个物理量在量子测量下...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郭国平、曹刚等在量子点-谐振腔杂化系统的动... [2023-06-12]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半导体量子点-微波谐振腔杂化系统的动力学驱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郭国平教授和曹刚教授等人与马德里材料科学研究所西格蒙德·科勒(sigmund kohler)高级研究员以及本源量子计算有限公司合作,从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非色散耦合的受驱量子点-微波谐振腔杂化系统,发展并验证了一种可适用于不同耦合强度和多量子比特系统的响应理论方法。研究成果以“probing two driven double quantum dots strongly cou...
我院王恩亮特任研究员在超冷氢气生成h3 离子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3-06-09]
近日,我院王恩亮特任研究员与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和渥太华大学阿秒科学联合实验室的合作者在超冷氢气中观察到了新的h3 离子的生成机制,该成果以“d3 formation through photoionization of the molecular d2–d2dimer”为题,发表在《nature chemistry》上。h3 离子在宇宙早期星际介质演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作“星际化学的引擎”。在星际云团中,h3 通过碰撞将质子传递给受体,使得中性的基团质子化并增强反应活性,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