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物理学院在职两院院士-九游会棋牌

  欧阳钟灿,理论物理学家。1946年1月25日生于福建泉州。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1981年、1984年先后获该校物理系理学硕士学位、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

  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中生物膜液晶模型理论、液晶物理及应用基础理论等研究。从曲面变分技术导出了用曲面曲率及其微分表示含自发曲率膜泡的普遍形状方程首次从理论上预言应存在着半径比为2的平方根与无穷的两种亏格为1的环形膜泡并获实验完全证实提出了突破helfrich流体膜框架的手征膜理论合作发现了膜形状方程的四类解析解提出d∞h对称液晶光倍频理论并与实验完全符合给出了超扭曲液晶盒弱锚泊条件下指向矢的严格解。 1993年获海外华人物理学会亚洲华裔物理学杰出成就奖。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许祖彦,激光技术专家。四川省邛崃县人。196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主要进行了可调谐和全固态激光器研究,指导学生完成非线性晶体相位匹配折返现象普遍性的理论证明,并以此科学发现为原理提出专利设计合作研制出多波长光参量激光器,首次实现多波长激光宽调谐获国家发明二等奖;首次实现lbo光参量振荡和高效三倍频,首先将bbo光参量振荡效率和功率提高到商业水平,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发明光参量激光复合腔调谐技术,获中科院发明二等奖。合作研制yag-染料-喇曼移频激光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率先在国内研究大功率全固态激光器,合作研制出kw级基频(1064nm)器件、100w级二倍频(532 nm)器件、10w级三倍频(355 nm)和四倍频(266 nm)器件、kbbf晶体棱镜耦合专利技术首次实现六倍频(177.3 nm)激光输出。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光灿,光学和量子信息专家。1942年12月9日生于福建惠安。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现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物理系教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量子光学、量子密码、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提出概率量子克隆原理,推导出最大克隆效率,在实验上研制成功概率量子克隆机和普适量子克隆机。发现在环境作用下不会消相干的“相干保持态”,提出量子避错编码原理,被实验证实。提出一种新型可望实用的量子处理器,被实验证实。在实验上实现远距离的量子密钥传输,建立基于量子密码的保密通信系统,并提出“信道加密”的新方案,有其独特的安全保密优点。在实验上验证了k-s理论,有力地支持了量子力学理论。发现奇偶相干态的奇异特性等。

  侯建国,化学家。1959年10月生于福建平潭,籍贯福建福清。1978-1989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正部长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科技部副部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主要从事纳米材料与结构、单分子物理与化学、扫描隧道显微学研究,在纳米结构和单分子高分辨表征与控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化学键分辨的单分子成像”,“单分子自旋态的选键控制”,以及“亚纳米分辨的单分子拉曼光谱”先后三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奖、陈嘉庚化学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科学院和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安徽省杰出科技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caia奖特等奖、海外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等多项奖励。

  张裕恒,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38年生于江苏省宿迁市。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65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主要从事超导电性、巨磁电阻效应和低维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与他人合作,从实验上证实了高温超导体r-t曲线展宽的物理起源是磁通 蠕动效应;通过对ybco/prbco多层结构的观测,对高温超导材料的hall效应出现负值的物理原因提出看法。合作研究了bi系高温超导材料晶体结构中的非公度调制,通过元素替代实验,提出主要物理原因是bi2o3层和钙钛矿层晶格失配,并对bi系材料的相分离现象和元素替代效应等进 行了较深入研究;通过适当掺杂和物理测量,判定mn基氧化物中的载流子是晶格极化子而非磁极化子,并提出了这类材料中极化子导电向跳跃导电转化的物理模型;通过掺cr样品物理测量,提出mn基氧化物中的双交换机制;提出用电子自旋共振来观测巨磁电阻材料中相分离的方法。

  李建刚,等离子体物理学家。安徽省合肥市人。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获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任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

    长期从事磁约束聚变研究,参与主持完成了east装置工程设计和建设,主持east辅助加热系统项目,攻克了一系列技术瓶颈,建成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程实验系统。负责开展高性能稳态托卡马克实验,解决许多重要科学技术问题,使我国高参数长脉冲等离子体的物理研究走在国际前列。积极倡议和推进我国参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负责等离子体所主要采购包重大工程的实施,为国际聚变研究作出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1项、一等奖2项,全球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亥姆霍兹国际合作奖。作为主要作者发表文章152篇,专著2部,发明专利8项。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高鸿钧,男,汉族,1963年生,安徽人。博士,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

  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曾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正局级)兼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真空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真空科学、技术与应用联合会(iuvsta)纳米科学委员会主席。长期从事凝聚态物理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前沿和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先后荣获德国洪堡研究奖、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全球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陈嘉庚数理科学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科技奖项。

王建宇,光电技术专家,主要从事空间光电技术和系统的研究。1959年6月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物理系,1987年在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0年在该所获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空间光电技术和系统的研究,主持国际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系统的设计和研制,解决了星地量子科学实验中光束对准、偏振保持和单光子探测等多项核心技术难题,确保了星地量子秘钥分发、纠缠分发和地星量子隐形传态等科学实验的完成;提出了超光谱成像与激光遥感相结合的探测新方法,解决了多维遥感探测中信息同步获取难题,主持研制了多种超光谱遥感系统,并产生重大效益;提出了空间远距离激光高灵敏度单元和阵列探测方法,实现了我国激光遥感的首次空间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中科院杰出成就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67篇(sci46,ei54),被引用1056次,申请发明专利113项(授权70项)。

  潘建伟,物理学家。1970年3月生于浙江省东阳市。199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95年获该校理论物理硕士学位,1999年获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实验物理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常务副校长。

  主要从事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研究。首次实验实现量子隐形传态及纠缠交换、终端开放的量子隐形传态、复合系统量子隐形传态、16公里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首次实现三、四、五、六、八光子纠缠。首次实验验证ghz定理。提出利用现有技术可实现的量子纠缠纯化方案,并完成实验实现。实现突破大气等效厚度的量子纠缠和量子密钥分发。先后实现绝对安全距离超过100公里和200公里的量子密钥分发及全通型量子通信网络。提出基于冷原子量子存储的高效量子中继器方案,并完成实验实现。利用冷原子系综实现高品质的单光子和纠缠光子的量子存储。利用多光子纠缠实现重要的量子算法和突破经典极限的高精度测量。实现任意子分数统计的量子模拟。曾获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等奖励。

  沈保根,磁学和磁性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52年9月1日出生于浙江省平湖县,籍贯浙江平湖。197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现任中国科学院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分会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磁学专业委员会主任。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磁性物理学和磁性材料的研究工作。开展了非晶态合金的磁性和输运性质研究,解释了金属-金属基非晶态合金中磁性和电性的反常现象;研究了稀土-铁基化合物的结构与磁性,合成出多种新型纳米晶稀土永磁材料,揭示了它们的矫顽力机理;研究了稀土-过渡族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相变、磁性和磁热效应,发现了多种新型大磁热效应材料,阐明了一级相变体系中磁热效应的物理机制。

  赵政国,实验粒子物理学家。1956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靖县,籍贯湖南邵东。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88年获该校博士学位。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长期从事粒子物理实验研究。与合作者建造了特殊结构的弯晶谱仪并精确测量了奇异π氢、π氘原子因强相互作用引起的基态能级的偏移并首次观测到其谱线展宽;与合作者通过对飞行π介子束的测量,否定了karmen实验报道的发现重中性粒子的结果;在北京谱仪上主持进行了2-5gev能区r值的精确测量,其结果对由弱电数据间接寻找higgs粒子及其质量拟合以及精确检验标准模型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r值的结果被国际粒子数据手册收录且被写入教科书;在大型强子对碰机上的atlas实验中,为精密m子谱仪的建造做出了重要贡献, 并对双玻色子物理及higgs粒子的发现做出了直接贡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

  向涛,物理学家,主要从事凝聚态理论研究。1963年4月出生于湖北省兴山县。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86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90年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杜江峰,物理学家。1969年6月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85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97年和2000年在该校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主要从事量子物理及其应用的实验研究。发展了自旋量子调控及动力学解耦等量子物理实验技术,结合系列高性能磁共振实验装备的自主研制,将磁共振探测的灵敏度和分辨率提升到国际领先水平。在量子物理应用于精密测量科学和信息科学的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包括率先使用动力学解耦技术实现了真实噪声环境下固态电子自旋量子相干时间三个数量级的提升、首次在室温大气环境下获取单个蛋白质分子的顺磁共振谱及动力学性质、完成了大数质因数分解等系列量子算法和量子模拟实验等。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中国物理学会黄昆物理奖等。

  陈仙辉,物理学家。1963年3月生于湖南省湘潭县。1982年毕业于宜春学院物理系,1989年在浙江大学获硕士学位,1992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主要从事超导和关联电子体系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新型超导体,涵盖铜氧化合物、铁基和有机超导体等体系;首次在铁基超导体(常压下)实现40开以上的超导电性,给出了相图及反铁磁与超导电性竞争和共存的证据,发现大同位素效应和磁化率线性温度依赖关系的普适行为;在强关联电子体系中发现多自由度相互作用导致的反常行为;与人合作在黑磷薄层晶体中成功实现场效应晶体管。曾获长江学者成就奖、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马蒂亚斯奖等。

  常进,天文学家。1966年7月生于江苏省泰兴市。1984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92年在该校获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 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目前任台长。

  主要从事空间伽玛(γ)射线、高能带电粒子尤其是宇宙高能电子的探测技术方法及相关科学研究。提出了基于高能量分辨率探测器探测高能电子和伽马射线的新方法并应用于美国、日本等空间项目。领导实施了我国首颗天文卫星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项目,卫星关键性能指标世界领先;相关成果曾入选美国、欧洲物理学年度重要进展,中国科学年度重大进展。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技奖等荣誉。

 景益鹏,天体物理学家,长期从事宇宙结构和星系形成的数值模拟、理论研究和观测分析。1964年1月生于浙江省绍兴市。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91年和1992年于意大利高等研究生院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封东来,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主任,核科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202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复杂量子材料及其微结构的实验研究,在揭示超导机理和观测拓扑材料新奇性质等方面取得 了系列原创成果。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年科学家奖, 海外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 中国物理学会“叶企孙”奖,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项。


网站地图